4月1日下午,向伟和黄晓霞两位母亲带着两名孤独症孩子前往大理机场乘机。黄晓霞提议申请机场绿色通道,因为此前在杭州萧山机场体验过类似的服务,感觉很好。她们找到大理机场服务台,出示了医院开给孩子的孤独症证明,希望能得到帮助。然而,在等待一个多小时后,直到登机时间临近,她们回到服务台询问才被告知孩子被拒载了。
两位家长无奈之下开始维权。黄晓霞回忆说,客服热线告知接线员不了解具体情况,但机长一般有权限拒绝登机。她们拨打机场投诉电话后,一位负责人到场协商。最终,他们转乘另一航班,并在签署免责协议后飞往西安。值得一提的是,4月2日由西安飞往杭州的航班与拒载的航班属于同一航司,这次她们没有申请绿色通道,顺利登上了飞机。
两位家长对航司的拒载结果感到惊讶且难以接受。这不是她们第一次带患孤独症的孩子坐飞机,而且此前也在其他一些机场体验过绿色通道服务。虽然根据相关规定,当旅客的行为有可能危及飞行安全或公共秩序时,航司及机组有权拒载,但在没有了解旅客具体身体状况,也没有进行充分沟通的情况下,仅因家长主动出具医学证明就决定拒载,不仅违背了服务行业的基本宗旨,也损害了旅客的合法权益,显得冷硬机械,缺乏人文关怀。
更让人费解和心寒的是,两位家长在机场为患病的孩子申请绿色通道,是希望享受到为特殊群体提供的便利服务,没想到却导致了被拒载的结果。而此后她们乘坐同一航司的另一航班,没有声张,正常安检,就顺利登了机。对此现象,业内人士表示:“特殊旅客(乘飞机)最好的办法就是低调一点。”这背后反映了藏不住的歧视心态。
部分公共服务机构的从业者对孤独症等特殊群体存在偏见,认为他们会带来麻烦,影响运营效率,打扰其他旅客,直接将他们划为“危险群体”,简单粗暴地一拒了之。另一方面,行业缺乏规范管理与监督,对于绿色通道的执行标准不清晰,对拒载行为缺乏有效约束,导致很多拒载决定都是凭借个人主观判断,显得轻率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