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购票时,一些消费者遇到了高额服务费的问题。例如,在线购买两张IMAX电影票共支付179.8元,其中服务费为每张3元,但实际取票后发现票面价格仅为45元,服务费高达47.9元,远超票价。另一案例中,线上购买的电影票每张59元,但纸质票显示票价仅为38元,服务费高达21元。
随着电影市场的持续火热,消费者对“隐性消费”的抱怨越来越多,尤其是服务费问题。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多位消费者通过讲述他们的购票经历,表达了对收取电影票服务费等额外费用合理性的质疑。
贵阳市的一位消费者王露(化名)回忆说,他在淘宝电影上购买了两张《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的电影票,总共支付了91.82元。观影结束后,他发现电影票根上的票面金额仅为35元/张,且服务费标注为0元。这意味着他实际支付的金额比票面金额多了21.82元,且订票过程中并未被明确告知存在这笔额外费用。王露随后向黑猫投诉及12315热线进行了投诉,要求商家退还这笔额外收取的费用并补齐相应的发票。购票平台工作人员联系王露退还了该笔费用,但未解释多收取的具体费用项目。
类似的情况并不罕见,多位消费者反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额外收取了名为服务费或影厅服务费的费用,这些费用既未在购票页面明示服务内容,在观影过程中也未感受到相应服务的提升。记者观察到,诸如淘票票、猫眼、大众点评等第三方应用程序,在结算时都会向用户加收3元至5元不等的服务费。同时,万达电影、CGV影城等电影院线的官方小程序也存在类似的服务费收取情况。除了第三方平台之外,一些影院还会额外收取影厅服务费,即便是普通厅也会收取这一费用。
猫眼客服人员表示,网络购票会涉及售票系统技术费、网络售票管理费等,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而收取相关费用。淘票票在其在线购票服务费说明中指出,服务费是“由淘票票收取的平台服务费、代为收取的影院票务系统提供商等合作服务商以及影院院线方共同收取的服务维护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