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全国首个以水獭为主题的科普馆在舟山市定海区正式开馆。同日发布的一项重要发现显示,在舟山金塘岛至少栖息着12只欧亚水獭个体,这是目前浙江乃至华东地区最大、最稳定的水獭种群。
中国分布有小爪水獭、江獭和欧亚水獭三种水獭,其中欧亚水獭的分布区域较广,但种群衰退明显。知名动物保护学者窦海龙认为,这么多水獭能在浙江安家,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保护意识。这不仅为欧亚水獭的栖息地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全球小型濒危物种保护提供了“舟山样本”。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水獭是一种水陆两栖的哺乳动物,作为淡水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对维护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被称为水域生态“风向标”。水獭曾经遍布浙江内陆所有水系,但后来数量急剧减少,在浙江境内曾绝迹20余年。直到2018年,研究人员在宁波、舟山沿海地区意外拍到水獭照片,才再次确认其在浙江省内的存在。
在浙江省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工程行动方案的支持下,2018年以来,杭州原乡野地生态保护与研究中心联合浙江自然博物院、舟山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开展浙江水獭调查。研究人员登上近百个岛屿,在浙江海域的岛屿和沿海地区共找到13处水獭分布点。研究团队在金塘岛进行了近三年的观测,发现这里是全省水獭密度最高的栖息地。通过111台红外相机24小时不间断监测,全岛13个行政村、几乎每条河流都有水獭生活的痕迹。
基于采集到的400余份水獭粪便,研究人员开展了DNA预提和粪便分析等工作,初步判断第一批检测的23份新鲜粪便中有12只不同的水獭。对于排他性很强的欧亚水獭来说,这个数量已经十分可观,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舟山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确实不错。
金塘岛内的水獭种群活动环境并非封闭系统,水獭和岛民共享同一个空间,与人类活动范围高度重合,只是昼伏夜出的习性令人难以察觉它们的存在。研究者表示,保护像水獭这样的野生动物,一般采取“圈起来”“养起来”的模式,但金塘岛上的水獭与人类和谐共处,创新了一种由社区共同保护的模式,更符合生物生长规律。
水獭科普馆的开放标志着中国水獭保护从科研向科普、从单点保护向社区共建的跨越。在这里,每个人都能了解水�。不渡纤。⒀Щ岜;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