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
数据显示,“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截至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共推出并购交易96单,已披露的交易总价值近424亿元。其中,今年以来,科创板新增披露33单并购交易,其中约半数为现金重大重组及发行股份或可转债购买资产。
除交易量大幅增加外,在“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的支持下,科创板并购重组交易也呈现出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特点,已出现多个“发股+定向可转债+现金”组合支付、差异化对价等创新性案例,以及收购境外上市公司、收购未盈利资产、收购拟上市企业等交易。
去年以来,监管机构推出一系列并购重组新政,通过提升制度包容性,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市场信心。
“科创板上市公司聚焦产业整合开展并购重组,交易活跃度较往年大幅提升且势头不减,标志性案例频现,在发挥资本市场在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更好服务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有市场机构人士表示,特别是收购具有“硬科技”属性但尚未盈利的优质企业案例接二连三出现,且并购推进速度显著加快。
“对科创板上市公司而言,收购未盈利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不失为一种‘刚需’。此类企业多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具备较强的吸引力和增长潜力,在客户资源、研发资源或供应链资源上与收购方往往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纳入后能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获利能力。”业内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并购交易具备复杂多变的特征,不确定性因素颇多。对此,“科创板八条”及“并购六条”展现出持续提高审核效率、优化审核流程的导向。
自“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在持续推进的并购重组案例中,控制权交易逐步升温。由于新质生产力属性明显,科创板上市公司不仅是收购方、竞买方,也成为不少成熟头部企业的目标方。
有投行人士表示,控制权的收购交易已成为科创板公司卡位战略赛道、拓宽技术广度的重要方式。
科创板上市公司通过积极推进并购重组,旨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纵向整合、同行业横向强强联合。从实际情况来看,有参与者建议,监管引导推出更多示范案例打消市场顾虑,统筹协调优化跨境并购相关制度,更大力度支持并购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展望后市,华泰联合执行委员会委员、公司并购业务负责人劳志明认为,除了要关注个案落地情况,还需注意并购交易与上市公司二级市场的表现,有无形成相互促进的正循环,以及并购退出在一级市场的接受度如何,能否形成“科技—金融—产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