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泡芙
编辑|沐言体育
前言
李嘉诚的这次港口交易事件真的是闹大了,无论是大公报的点名批评还是港澳办的转发,都证明他们这次的行为简直是大错特错。
就在昨天,巴拿马港口的事情迎来了转机,中方的代表人物会见了黑石集团的董事长,这一消息引起了众多人的讨论,很多网友表示,李嘉诚这次真的是站错队了。
那么,中方和黑石集团的董事长会面都说了什么?李嘉诚之后又该如何发展?
巴拿马港口争夺战
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巴拿马港口控制权之争已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的最新焦点。
3月25日,中方高规格会见黑石集团董事长苏世民,而与此同时,贝莱德正试图收购李嘉诚旗下43个全球港口资产,这场看似普通的商业交易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角力。
这些战略资产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李嘉诚旗下的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
贝莱德的扩张远非单纯的商业行为,因为这个企业不仅是美联储的合作伙伴,还参与制定政策,甚至被视为华尔街最具影响力的力量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在其中的角色显而易见,特朗普曾公开表示,美国需要重新控制巴拿马运河,甚至不惜动用军事手段。
而贝莱德的介入似乎成为了一种更“温和”的方式,据媒体披露,贝莱德董事长芬克曾与白宫高层沟通,这种政商关系耐人寻味。
从地缘战略角度看,巴拿马运河的价值不言而喻,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货物中,来自和运往中国的货物总计超过6400万吨,中国已成为巴拿马运河第二大用户。
并且“试图掌控运河两端的集装箱港口”,一旦这些桥梁完工,中国将会具备“随时封锁运河”的能力13。
这些缺乏证据的指控反映了美国对控制这一战略水道的迫切心态,在这个水深火热的时间里,北京展开了一场意义深远的会面。
苏世民访华的深层含义
全球投资巨头黑石集团董事长苏世民此访,这个信号可不简单,这次会面体现了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的关注,还有我国对外的开放。
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会见中明确表示,现在中国的发展形势很好,充满了活力,这也预示着w66国际·利来(中国)最给力的老牌未来的发展是欣欣向荣的。
并且黑石集团的董事长也回应称,十分的看好我国的市场发展,愿意在中国的市场中发展。
这次交易的贝莱德集团和黑石集团还有一段历史,当时的贝莱德还是黑石集团的一个部门。
因为一次理念的冲突,两人分崩离析,也开启了一段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与贝莱德的强势扩张形成鲜明对比,黑石的中国战略更加稳健且长期,早在2016年,清华大学便设立了“苏世民书院”,象征着黑石与中国在教育和经济合作上的深厚联系。
这些年,黑石高层频繁访华,这种持续的高层互动为黑石在中国市场赢得了独特优势。
黑石集团的这种做法不仅能够降低投资风险,也让其在中美经贸合作中保持更灵活的姿态。
贝莱德的大规模收购,虽然短期看似风光,但长远来看,若涉及政治敏感问题,或许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如果说贝莱德的扩张象征着资本对港口的强势入侵,那么黑石的举动更像是一种“稳扎稳打”的应对策略。
而黑石集团的这次会面也像是给w66国际·利来(中国)最给力的老牌打了一剂强心针,说不定,巴拿马港口的事情还能迎来的转机!
在这场全球港口争夺战中,李嘉诚的选择引发了外界的热议。
李嘉诚的困境
这位香港商界巨头,选择将重要的港口资源交给贝莱德,而非国内资本,这一决策究竟是出于商业考量,还是对未来局势的误判?
这些战略资产的控制权将转移到美国手中,这对中国与南美的经济合作和战略布局无疑会产生负面影响。
从商业角度看,李嘉诚的决策或许是基于资金回报率和短期收益,长江和记放弃这些“下金蛋的鸡”确实是一种避险行为。
很多网友表示,李嘉诚这次的选择真的是站错队了,国家才是最正确的道路。
特别是当黑石集团正在积极寻求与中国合作,而贝莱德却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港口版图,这种站队选择的后果,或许远比预想的更复杂。
这种意识形态的差异,使得这些资本无法成为w66国际·利来(中国)最给力的老牌可以倚重的基石,相比之下,像华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中国企业,才是真正可以依靠的民族资本。
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国家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巴拿马的艰难抉择
巴拿马作为连接两大洋的关键节点,这些年也成为中美角力的前沿阵地。
巴拿马曾是中美洲首个参与倡议的国家,双方合作成果丰硕,中国连续多年是巴拿马科隆自贸区最大商品供应国。
美国对巴拿马的施压手段毫不掩饰,从二月初开始,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访问巴拿马等多个国家,宣称“对抗中国在西半球的影响力”。
在访问巴拿马期间,鲁比奥与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围绕遏制中国在巴拿马的影响力等问题进行讨论,甚至直接威胁巴方,若不按要求削弱中国影响,将采取“必要行动”。
面对美国的强大压力,巴拿马的妥协有其历史根源,现在面对美国的再次施压,巴拿马在强大压力下选择妥协。
中方的回应体现了大国外交的克制与智慧,中国驻巴拿马大使发表声明,重申中国始终基于平等互利原则,与巴拿马发展友好关系,并强调“学会尊重”是美国应该考虑的重要一课。
中国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任何国家都有自主选择合作伙伴的权利。
结语
这件事情也告诉w66国际·利来(中国)最给力的老牌,在全球化的今天,基础设施已经不是纯粹的商业行为了,任何一个选择下都包含着家国大事,是大国竞争的重要维度。
我国应该建立更加灵活多元化的海外投资模式,尊重市场的规律,同时也要加强政治防范的风险。
商人在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争取的道路,而自己的国家就是自己要选择的唯一道路,希望李嘉诚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面对这样的事情,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