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为提升公众对帕金森病的认知,帮助患者及家属在AI浪潮下科学应对疾病挑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以“科学抗帕,有帕不怕——AI赋能抗击帕金森”为主题,联合长沙市多家医院于4月3日举办大型科普义诊活动。活动包括科普讲座、康复指导、AI设备演示和专家现场答疑等,吸引了近百名患者、家属及市民参与。
长沙市第八医院的李艳芳教授讲解了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中西医疗法,探讨了药物调整与针灸、中药辨证施治的协同效果。长沙市第四医院的傅敏教授则全面阐述了帕金森病的全程管理内容。
湘雅三医院的杨靓教授详细解读了DBS技术的原理与适应症。该技术通过植入电极调控脑区功能,显著改善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等患者的运动症状,目前已在国内广泛应用。
康复团队在现场带领大家做帕金森病康复操,指导患者通过科学锻炼改善运动功能。活动现场还展示了先进的AI辅助运动功能评估技术,利用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无需任何可穿戴设备和标记物,分析结果可以直接与UPDRS-III等临床评分量表的描述对齐,极大提高疾病分析诊断的效率和一致性。
70岁的王大爷正在接受AI辅助运动功能评估。根据系统指令,他在摄像头前依次做出各种动作,系统采集他的动作幅度变化、节奏中断、左右差异等指标,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运动迟缓”“冻结”等现象。工作人员表示,这套系统比人眼观察更细致、客观,能生成系统的报告,方便医生记录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