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连绵暮春到,雨生百谷夏将至。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山东民间有祭海、走谷雨、禁蝎、吃春、赏花、品茶等习俗。
《山东省志·民俗志》记载,东海沿岸的渔民认为谷雨这天百鱼靠岸,有祭海的习俗。事前村人集资购买供品,聚集海岸进行祭祀,祈求安全和丰收。胶东沿海地区的祭海习俗起源于春秋时期,人们崇拜神灵,将希望寄托于“龙王爷”和“海神娘娘”。唐代时,荣成渔民信奉赤山明神,后来谷雨祭海活动演变为一种节庆,称为“谷雨节”或“壮行节”。
谷雨时节,正是海水春暖之时,也是春季鱼汛之际。此时百鱼要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俗称“骑着谷雨上网场”。此外,谷雨这天,大姑娘、小媳妇三五成群,结伴外出到田野里走一走,或者东村逛逛、西村遛遛,名为“走谷雨”,也称为“踩青”。这一习俗在鲁南地区特别盛行。
谷雨节气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降雨逐渐增多,极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农谚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青年女子到田野里走一圈,踩踩青,不仅与人类繁衍有关,还能促进五谷丰登。北方的冬小麦在开春后因气温、雨水适中,生长很快,甚至疯长,需要用脚踩压一番,以后才会长得更壮实,夏季会有好收成。
谷雨时节还有禁蝎的习俗。人们或写或画禁蝎符,张贴墙壁,以驱除蛇蝎之类毒虫。《山东省志·民俗志》记载,禁蝎符一般用黄表纸、朱砂书写“太上老君如律令,谷雨三月中,蛇蝎永不生”,有的画作剪刀、针和蝎子等形状。这些习俗表达了人们盼望身体安康、平安祥和的美好愿望。
谷雨前后,人们把采摘、食用香椿说成“吃春”。此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之说。
谷雨时节也是赏牡丹、尝新茶的好时机。谷雨前后,牡丹盛开,香气袭人。唐朝时形成了“谷雨赏牡丹”的习俗,每到谷雨前后,长安、洛阳等地牡丹盛开,成为唐人的时尚。明清时期,菏泽呈现出“家家植牡丹,户户飘花香”的景象,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
谷雨是采茶的时节,民谚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谷雨前后采集的茶色泽青黄嫩绿,闻之清香,嚼之微苦,满口生津,令人口齿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