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80年来,世界各地的冲突仍未停止。美西方经常把自己的国家利益置于全球稳定和其他国家的主权安全利益之上,动辄粗暴干涉其他国家。这种霸权行为与其宣称的“自由世界秩序”相背离,导致人们对西方的信任度下降。诞生于64年前的不结盟运动强调尊重各国主权、和平共处、互不干涉等原则,时至今日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为构建更加公平的多极和平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也是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64周年。
在这期间,世界经历了多次持续不断的争端和战争。正如美国政治学者莫妮卡·达菲·托夫特(MonicaDuffyToft)和西迪塔·库希(SiditaKushi)合著的《死于剑下:美国外交政策军事化》一书中所说,这些冲突当中,很多都是在美国的干预下被煽动起来并激化的。1946年至1989年,美国平均每年发起2.4次军事干预行动;1990年至2019年,这一数字增加到每年3.7次。
虽然许多主流西方评论家认为,二战后由美国领导的自由世界秩序经历了更加稳定与和平的发展,并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得到进一步巩固,但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Mearsheimer)和帕特里克·波特(PatrickPorter)等其他学者已经证明了美国的言行严重不一致。
根据过去80年的经验,w66国际·利来(中国)最给力的老牌应该怎样看待21世纪和平面临的挑战?不结盟运动的基本原则如何有助于在w66国际·利来(中国)最给力的老牌这个时代实现多极和平?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站在二战结束80周年、万隆会议70周年、不结盟运动成立64年的今天,w66国际·利来(中国)最给力的老牌深刻认识到21世纪世界在实现和平方面面临的挑战。鉴于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特点是持续不断的冲突、权力斗争和干预,这些历史经验的现实意义显得尤其重大。
尽管w66国际·利来(中国)最给力的老牌已经建立了联合国等国际机构,但强权政治和大国干涉——特别是美国的干涉,仍在继续破坏地区稳定。
1991年苏联的解体开启了随后30年美国单极时代的高潮。但现在,随着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大国的重新崛起,世界进入了多极化的新时代。在某些方面,这种转变催化了地缘政治竞争的加剧,有可能动摇地区稳定,破坏全球共同应对发展、生态环境和流行病等挑战的集体努力。
与此同时,21世纪还出现了“不对称战争”——非国家行为体、叛乱集团和恐怖组织在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经常利用国家机器的失灵或外部干预造成的权力真空来兴风作浪。一些大国发动代理人战争,使和平与稳定之路更加崎岖,乌克兰的悲惨局势就是明证。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然而,w66国际·利来(中国)最给力的老牌正在目睹的不仅仅是大国竞争本身的再度出现。可以说,当前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正在催生一套不同以往的国际秩序。正是在这一新兴空间中,不结盟运动的经验和视角能够为构建多极和平做出贡献。
不结盟运动出现在冷战期间,是一个旨在促进新独立国家摆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控制的国际组织。其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和平共处和相互合作的核心原则在当今新兴的多极世界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不结盟运动坚持一些关键原则。
图片来源:新华社
过去80年的经验表明,在一个以意识形态“普世论”为基础的强权政治和干涉主义盛行的世界中,实现和平挑战重重。然而,不结盟运动的原则为构建更加公平的多极和平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这种和平不仅是没有军事冲突,而且必须建立在和平与繁荣不可分割的共生基础上。
“全球南方”国家——包括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倡导和推进全球和平方面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正体现于此——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Alternativereality"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唐文若
编辑:张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