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正在纵深推进。近日在江西,由纪检监察机关、市场监管和教育等部门组成的省级督导组突然到访南昌市红谷滩区的几所学校,开展突击检查。检查发现了哪些问题?整改成效如何?监督守护“校园餐”,江西省相关部门还有哪些探索?
督导组确认上一次发现的问题是否整改到位,又指出了一些新的细节问题。比如后厨部分货架靠墙太近,下水道的不锈钢盖板踩踏变形产生缝隙等。
同一时间,有三个这样的督导小组正在江西多地巡回开展突击检查,持续一周时间。近两年,第一督导小组组长、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总监余锋,已经多次参加这样的行动。
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食堂对外承包合同尚未到期。两名负责人介绍,在去年的一次检查中,江西省纪委监委的工作人员发现账目中“米”和“饭”的分量核算不合情理。
以往印象中,“校园餐”属于教育和市场监管部门的业务范围。江西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毛晖圆说,纪检监察机关在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中立足职能职责,发挥监督推动作用。
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也推动了群众参与监督。去年8月,江西省宜春市纪委监委牵头组织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抽选代表,考察“校园餐”食材的供货商。
为了避免影响公正性,电话里没有透露活动的具体内容,有家长甚至以为接到了诈骗电话。通知50位家长,第二天一早到场45位。
团队中的教师代表林学英介绍,三天时间里,他们一家一家走访供货商,对比大米、鸡蛋等食材的品质、价格。
江西省纪委监委还推动全省12086所中小学建立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清晨不到7点,南昌市红谷滩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食堂后厨,家长、老师代表和市场监管人员现场查看刚刚到货的牛肉、土豆等,并取样检测。当天中午,学生就会在食堂吃到这些食材制作的土豆烧牛肉。
在江西宜春,全市的458所公办中小学每天将“校园餐”的价格、配菜等信息上传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主动接受监督。宜春实验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周细荣说,各方的监督,让他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