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期间,许多游客在全国各地景区与机器人不期而遇。从去年末以来,“杭州六小龙”的持续火爆使得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显示度呈现指数级增长。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和“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随着潮流的发展,景区开始大量引入机器人,从以往的新奇点缀变成批量、爆发式的进入,成为游客的新宠和文旅服务升级的催化剂。
泰山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李刚表示,外骨骼机器人出租在假期期间非常受欢迎,每天爆满,有的游客甚至等待了两个小时。景区1月底投放了十台外骨骼机器人,社交媒体账号后台收到了大量租用预约,目前已增加到近百台,预计“五一”前会有500台。租赁按小时或路线计费,3小时80元,从红门到中天门也是80元。外骨骼机器人是可穿戴的轻量化智能装备,通过传感器感知人体意图并实时计算助力需求,向穿戴者的核心部位动态输出机械力,从而减少人体发力。泰山的自然和人文风光集中在有7000多级台阶的红门到玉皇顶路段,使用这款“动力装甲”后,原本约3小时的攀登时间可以缩短一半。自3月以来,外骨骼机器人已在三门峡灵宝汉山、保定白石山、银川贺兰山等景区亮相,安徽黄山、陕西鬼谷岭、江西上饶灵山景区等也已宣布将推出这项服务。山东云门山风景区也在清明假期试点推出了外骨骼机器人辅助服务。对景区来说,这款“神器”不仅优化了游客体验,也将拓展他们在景区的游览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