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日)下午,上海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闵行区浦锦街道芦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义民围绕如何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张义民说,他在调研中发现,村民农户往往对上级政策了解不透彻、掌握不清楚,导致本该享受的福利未能申请到位,能够普及的政策未能全面覆盖。“背后主要原因在于政策供给碎片化、普惠设施不完善、经营主体支撑弱。”
张义民建议,要着力优化强农政策。除了要在经济政策上加大对农村的支持,更要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平等合理地向农村流动。深入研究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从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政策措施,以更大力度推动政策扶持向农村倾斜。
同时,要持续完善惠农政策。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建立既因地制宜又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推行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和政策配套,逐步构建起“建、用、管、养”全过程协调、全链条配套的制度体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还要大力加强富农政策。健全产业发展引导促进机制和全国一体化产业发展可视化平台,运用市场化和政策激励相结合的手段,进一步引导各地农民立足优势,找准、做好、育优具有当地特色的“土特产”文章,逐步构建起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
张义民在调研中还发现,不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发展活力,存在一定程度“靠吃存量过日子”的情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思路和空间拓展动力不足。
他建议,一是要赋权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进一步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支持村集体通过土地入股参与城市开发等多元方式,通过盘活“沉睡资源”,不断把资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是要用好数智赋能城乡融合。利用好上海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科创优势、资源优势,加快农业和非农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化农业产业链延伸,推进一二三产融合,打造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品牌,加强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双向沟通,推动乡村新业态形成。
三是要创新集体经济治理机制。完善集体利益分配体系,加快集体经济与市场经济融合发展,探索集体经济社会保障属性与市场经营属性的协调共促方式,探索“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民长期收益,让农民真正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受益者。